那年的五一劳动节,戴明跟季永康结婚了。
是的,你没算错,他俩从认识到结婚,时间还不到一年。
短是有点短,但短得有道理。
人家那些认识好些年才结婚的,一半时间都花在捅破窗户纸前的那些猜测和试探上。窗户纸捅破之后,还要相处一段时间,考察一段时间,折磨一段时间,才能确定结婚的意向。
即便确定了结婚的意向,也不等于就能立即结婚,你还得有房子才行。
而房子是单位分的。你做得了自己的主,做不了单位的主。如果单位房子紧俏,你可能排几年队才会轮到。
这样一来,从认识到结婚一般就得好些年了。
短则三四年,长则七八年。
她有个闺中好友,一进大学就爱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但一直到四年之后,大家都快毕业了,才有机会捅破那层窗户纸。旋即,两人分到了不同的城市,两地了好几年才调到一起,然后又等单位分房,又是几年。
那两人从认识到结婚整整经过了八年,人称“抗战夫妻”。
所以说,认识多久之后结婚,不代表感情成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在因素。
而她的外在因素太适宜结婚了!
首先,她和季永康是人家介绍撮合的,从一开始就是奔结婚去的,所以那什么猜心啊误会啊之类的过程,他们全都省掉了。
按她那个闺中好友的时间单位来计算,那就是三四年。
其次,她和季永康在同一个单位,抬头不见低头见,基本是从早到晚在一起。
按她那个闺中好友的时间单位来计算,那就是二十年。
再次,他们正赶上单位分房,他们两人在同一个单位,都是高学历,都是大龄,加起来分数很可观,一下就分到了婚房。
按她那个闺中好友的时间单位来计算,那就是好几年。
所以说,她和季永康相当于认识了几十年才结婚!
一点不短!
两人都是知识分子,都是搞科研的,早已脱离了低级趣味和庸俗势利,钻进了分子原子和基因,所以婚礼没有大操大办,而是简简单单地登了个记,买了些糖果分发给同事和亲戚朋友,就算结婚了。
婚后的生活平静无波,两人照样从早到晚泡实验室,一日三餐吃食堂,跟结婚前没什么两样。
唯一不同的是,再没有人催她找对象了,再没有人给她提亲了,再没有人同情她可怜她了。
她摇身一变,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她的闺中好友们都说她是“酒醉后来人”,虽然她们几个都比她早恋爱早结婚,但找的丈夫都比不上她的丈夫,学历不如,工作不如,人才也不如。
她父母的同事朋友也都对季永康赞不绝口:“戴老师啊,你们家小明真棒,不仅书读得好,工作找得好,连丈夫都这么出色。你们真是有福!”
她家的邻居最夸张,直接对她爸妈说不敢相信她居然把自己嫁出去了!
这个邻居跟她家住对门,从小看着她长大的,自己也有个女儿,跟她年龄差不多。一路上来,都是她比那家的女儿学习成绩好,进的大学也好,所以那家人总是酸溜溜的。
但自从她上了研究生之后,那家的口气就变了,因为那家的女儿已经参加了工作,还找了对象,很快就结了婚,有了孩子。
而她还是孤家寡人,还在埋头读书。
那家人经常对她父母说:“叫你们家小明别念研究生了,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读越多越不好嫁人!你看我们家小辉,就读个本科,找个对象是研究生,多般配啊!你们家小明读了研究生,上哪去找对象?难不成还有比研究生更高的学历?”
她那书呆子父母对人家解释说:“我女儿念的是硕士研究生,上面还有博士研究生呢。”
邻居哑口无言了,估计回头就会去拷问女婿究竟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
但还没过几年,她就从硕士直升博士。
这下惨了,她父母再不敢对邻居讲解我国高等学位的框架结构了。
春节的时候,邻居看到她带了个对象回家,还咬紧牙关说:“这是搞对象,成不成还难说,要等结婚了才算数!”
当她爹妈把喜糖发到邻居家的时候,邻居难以置信:“真结婚了?是和上次来的那个吗?”
“是啊,不是他还能是谁?”
“这么快就结婚了?”
“都老大不小的了,又碰上单位分房子——”
过了好几天,邻居才回过气来,推心置腹地对她爸妈说:“这下我总算放心了。以前看你们家小明老找不到对象,还担心她这辈子嫁不出去呢,没想到她嫁得这么好!”
她从她父母那里听说了邻居的评价,真是哭笑不得,喜怒掺半。
喜的是大家都这么看好她的丈夫,怒的是居然有人担心她嫁不出去!
我有这么差吗?
等她怒气消了,就只觉得好笑了,顺便就把这事当笑话讲给了丈夫听。
他听得呵呵笑。
但那个表情分明不是“你们家邻居太荒唐了!”,而是一种正中下怀洋洋得意的笑。
她问:“你笑什么?”
“呵呵,人家都觉得我出色吧?”
“看你美的!”她抱怨说,“但你没看她怎么说我的,居然担心我嫁不出去!”
“人家的担心很有道理啊!”
“有什么道理?”
“如果不是我愿意收容你,你还真嫁不出去呢!”
她很不舒服:“怎么是你收容我呢?”
“怎么不是我收容你呢?难道还是你收容我?”
“我们之间根本不存在——谁收容谁的问题,因为我们是——人家介绍的——”
“人家介绍也还要我答应才行嘛。”
“我可没求着你答应!”
“我也没说你求着我答应了。”
“是你自己答应的。”
“当然是我自己答应的。”
“那你干嘛说什么收容?”
“我答应就是为了收容你嘛。”
“什么意思?”
他搔搔脑袋:“我看你年龄也不小了,长得又不出众,还这么高学历,如果我不答应,你就要当一辈老处女了——”
“那你是为了解救我才答应的?”
“当然啦,所以说如果不是我愿意收容你——”
“瞎说!”
“怎么是瞎说呢?你刚才不是还说别人也这么说吗?”
“别人这么说,是因为别人不了解我们之间的情况——”
“什么叫不了解?你没听说过这样一个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她越听越不开心:“你怎么不早说呢?”
“早说什么?”
“说你根本没看上我,只是同情我,怕我嫁不出去才——答应的——”
“早说了就怎么样?”
“早说了我肯定不会——同意跟你——搞对象,因为我用不着你施舍——”
“你怎么不早说呢?早说了我就不用施舍了。现在我已经施舍了,你也已经接收了我的施舍,后悔也来不及了。”
“有什么来不及的?”
“因为我们已经结婚了。”
她拍案而起:“结婚了还可以离嘛!”
“离也没用,离了婚也不能改变你接受了我的施舍这个事实——”
“我倒要看看离婚到底有用还是没用!“
她气急败坏地找出几张纸,拿起笔就开始写离婚协议。
他开始还不以为然,坐在对面甩二郎腿。
过了一会,见她表情肃穆,一声不吭地奋笔疾书,才走过来看个究竟。
她也不遮挡,由着他看。
他看到了“离婚协议”几个大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走了她手中的笔,有点愠怒地问:“你还真的写起离婚协议来了?”
“不真写还咋地?”
“写了干嘛?”
“离婚!”
“开什么玩笑?才结婚几天啊,怎么就扯到离婚上去了?”
“我就不信离了你这个张屠户,我就得吃带毛猪!”
“什么张屠户?我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她气哼哼地说:“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先问问你自己说了什么!”
“我没说什么呀!”
“哼,你没说什么?你说如果不是你接收我,我就——嫁不出去!”
“哎呀!那不是在开玩笑吗?怎么就当真了?”
“什么玩笑不好开,单单开这样的玩笑?”
“不是你自己先提起来的吗?”
“我提什么了?”
“你说你们那个邻居——”
“那是别人说的!”
“别人说得,怎么我就说不得呢?况且别人说的还是真心话,而我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
他的表情很真诚,大概的确是在开玩笑。
她也不好继续纠缠下去了。
事过之后,她静下心来想想,还真险啊!
如果他当时不赶快转弯,说自己是开玩笑的,她怎么办?
只有两条路:
向左:自己打自己嘴巴,把离婚协议撕了,涎着脸向他求和。
向右:接着把离婚协议写完,然后真的离婚。
不论哪条路,都是死路!
如果她涎着脸向他求和,他一定会得意洋洋,今后越说越大胆,成天把“如果不是我收容你,你就嫁不出去”挂在嘴边,那多烦人啊!
如果她真的把离婚协议写出来了,而他也真的签字了,那他们就只能离婚了。
但是,他们才结婚几天啊?
这么快就离婚,爸妈那里怎么交代?那不是让邻居和爸妈那些同事朋友看笑话了吗?肯定说得更难听:
“我就说她嫁不出去的吧,你们还不相信!看,这不马上就离婚了吗?”
“是啊是啊,我就说人家小季那么出色,怎么会看上她?肯定是一时的糊涂,现在清醒了,当然就不要她了——”
“戴老师啊,我早就说别让你们家小明读那么多书,女孩子学历太高了嫁不出去,嫁出去了也会被人家退回来。”
“没事没事,我认识一个丧偶带孩的,才四十多岁,配你们家小明正好——”
一想到这些,她就不寒而栗!
沙发~
沙发!
戴明这是为了结婚而结婚 ,没什么感情基础, 看得我心酸。
地板
前排
我来个猜想哈:季永康使用的是不是貌似十年忽悠有次说过的"自卑"(?)式招数。这里所谓的"自卑"是指故意打击戴明,好让她感到自卑,从而降服戴明。继续猜想,以季永康老家的情况来看,季本身会不会大男子主义倾向比较严重?认为女人就要服从男人。但恰恰戴明自己也不认为自己差。所以会不会生活中很多抬杠都归结为这种原因:一个打击,一个还击。一个想领导,一个不服从。
话说回来,就他们起争执的这件事,我倾向于季永康的确是开玩笑,从他内心讲肯定也不认为戴明差,玩笑的目的就是上面说的故意打击。如果他真的认为戴明配不上他的话,就不会一看戴明来真的而赶紧投降了。
其实每个人的婚姻各有不同,我觉得像戴明季永康这样的平淡夫妻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爱,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肯定彼此还有一些相互吸引的地方。只是可能没有达到特别强烈的程度。这种情况,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如果双方都没有遇到各自特别喜欢的人也可以白头偕老的,一旦一方遇到特喜欢的或者有外遇,婚姻就会受到严峻考验甚至终结。
估计很多男人都像季永康一样,说过“不是我娶你,你就嫁不出去了”之类的话,虽说是开玩笑,但还是很难听。只不过很多女人不在乎这一点,笑笑就过去了。不在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当初是老公追自己的,现在娶到手了,才敢调笑几句。事实摆在那里,女人就会觉得男人只是开玩笑。
但戴明的情况不同,他们是别人介绍的,不存在谁追谁的问题,所以她会搞不清楚季永康这么说究竟是玩笑话还是真话。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女方觉得自己真的是降格相从了,自己各方面条件都比男方强,愿意嫁给他,真的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
但突然有一天,从男方的酒后真言里,或者是吵架时破口而出的话里,才发现男方还认为自己降格相从了呢!
还真有跟我家LD一样的人啊!哈哈哈!艾米的妙笔,让我找到平衡点了。
有证才能分房,为了赶末班车,成了奉房成婚一族,又成了闪婚一族。从相亲到领证没超两个月,赶潮流了。LD说话跟季永康一个腔调,刚开始特生气,真是恨不得一脚踹了他。我一回答,他还越说越有趣,不拿他当人话。该干啥干啥,发现这招对他还挺管用。一晃20多年了,都成过去式了,现在想想也搞笑,———-
季永康不是很体贴,看见戴明越讲越火竟然还不赶快转弯。
像戴明这样的,也不算是没有爱情,她肯定是很喜欢(而且欣赏)季永康的很多方面的,季永康也肯定喜欢和欣赏她的很多方面。他们只不过是没有要死要活的浪漫而已。
大多数夫妻可能都是这种情况,没有过要死要活的浪漫。
季永康开这样的玩笑的确欠妥,女人这样说男人可以,但男人这样说女人就不行,因为中国的传统是男追女,男的怎么追,怎么低三下四都可以,没有人会觉得男的丢了面子。但女的就得端着,追了谁就会被人笑话。
所以哪怕真的是女的追男的,男的也不能拿这个说事,不然就是找抽。
呵呵恭喜小丑鱼找到了"制敌"之策。:)))
季永康开这样的玩笑肯定是欠妥不怪戴明会生气!不过假如真碰上这样的老公,或者让自己不太舒服的事,并且一时半会改变不了别人的说辞,那就试着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他们那么说,咱就那么"切!"—你以为你说这样就真是这样呀!—切!
呵呵如果这对夫妻生活都没什么波澜,生活圈没什么大的改变,我觉得戴明即便在争执时候嚷嚷离婚,这婚一时半会儿也离不了!:)))
“小丑鱼”同学也是相亲结婚,过得挺幸福的嘛。所以这个相亲不相亲,不能决定今后婚姻幸福不幸福。
有人统计过,相亲结婚的离婚率比那些自己认识的要低得多,大概是因为开始之前就把双方各方面的条件都衡量过了,比较不容易在这些问题上出错。
季永康能开这种玩笑,从好的方面理解,可以是他认为老婆实际上挺优秀不会真的自卑到当真的地步,如果老婆很差他估计不敢开玩笑的,除非不想过了。
但是他不想想,再优秀的老婆也是人,也是个有血有肉的女人,谁爱听这种话?不指望你整日甜言蜜语,也不能扎心话越说越来劲啊。反正这个话说出来不够体贴。不管是相亲还是自己认识的,夫妻谈话讲点技巧,尤其是换位思考,多说好话,家里气氛好了,大矛盾也会变小,也许没有了。